您好,歡迎您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!

陽春三月話柳美

文章來源:退休黨支部 發布時間:2017-04-27 【字號: 瀏覽次數:
    春風煦煦,河湖池畔垂柳正吐露出淺黃色的綠芽,向人們展示著春意盎然。自古以來,人們就把柳的萌生作為春的象征。“碧玉妝成一樹高,萬條垂下綠絲絳,不知細葉誰裁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”。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名詩句。
    柳,別名楊柳、小楊,為楊柳科柳屬。常見的大葉柳為落葉喬木,杞柳則為灌木,我國栽柳歷史悠久,南北皆可栽種。
    我喜歡柳,對楊柳有深厚的感情。早在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時,就號召百姓在兩岸種植楊柳,并有獎勵政策,每種活一株,就賞細絹一匹。隋煬帝還以身作則,做了一次植柳儀式。且給柳樹賜姓“楊”,從此柳樹便有姓有名楊柳的美名。
    記得小時候,當路上河堤邊上的柳樹細枝變軟時,是我們小孩子最高興的時節。我們都親自動手折樹枝頭編成柳頭帽,喜滋滋地戴在頭上,還剝下柳枝皮制成柳皮哨,愛不釋手地吹著溢滿清香的哨子。每到春季,生長在河湖池邊的柳樹,一片綠色,一條條柳枝如青絲般由樹端一直垂落到水面上,滿路飄起了一片片散發著清香的柳絮散落在人們的臉上和身上,正如宋朝詩人晏殊描寫的那樣,“春風不解禁場花,蒙蒙亂撲行人面”。此時,不禁讓我想起了唐宋詩詞大家們的詠柳佳作:“一樹春風千萬枝,嫩如金色軟如絲”。“隔戶楊柳弱裊裊,恰似十五女兒腰”,“春雨斷橋人不度,小舟撐出柳陰來”。陽春三月柳條變青,柔軟又飄逸,好似含著煙霧一般,因此,古代文人墨客又把春日柳樹比喻為“煙柳”。有詩曰:“江上柳如煙,雁飛殘月天”,“草長鶯飛二月天,拂堤楊柳醉春煙”。讓我們最不可思議的是晚唐詩人韋莊在《臺城》中寫道:“江雨霏霏江草齊,六朝如夢鳥空啼。無情最是臺城柳,依舊煙籠十里堤”。經查,“臺城”原來是指古金陵舊城墻的一部分,位于玄武湖邊。詩人在此寫的六朝的繁榮已成過去,如今只有鳥兒在那里空自悲傷。最無情的是那臺城的楊柳,怎么對六朝的興衰毫不關心,依舊如往日那樣,郁郁蔥蔥地籠罩著十里堤,為那里增姿添色哩!倘若靜下來分析,詩人此處寫的“恨”恰恰是發自肺腑的“愛”。這首詩讓我對楊柳又多了一層愛意。
    古人重感情,親朋好友每逢遠行,依依惜別,不少人喜歡折柳枝相送,以表情意綿綿的“挽留”之意!
    讓我驚喜的是周恩來總理寫的一首詩“櫻花紅陌上,柳葉綠池邊。燕子聲聲里,相思又一年”。使我想起柳樹給人類帶來的諸多好處。的確,柳樹是一種很普通的樹種,但它的生命力都極其頑強,插到哪里就活到哪里,成活率極高。俗話說“無心栽柳柳成行”,正是柳的頑強的生命力的寫照。柳樹,很守信用。年年屆時用它柔軟的枝頭和鵝黃的嫩芽第一個為大地報春。性格高尚,它只報春從不爭春。當春花爛漫時,它又以滿樹的青枝綠葉默默地把春天襯托得更加絢麗多彩。柳樹很堅韌。柳樹樹干越高大,樹蔭就越濃密,它的千萬條柳枝,總是俯身向下垂落著,無論烈日當頭,還是在強風暴雨襲擊中,無時不在保護著它的樹干??此扑崛鯀s透著它無比的堅韌。柳樹很樸實,不需要人們多加關照,憑著自己的生命力頑強地生長。柳樹的用途很廣,栽于湖畔河堤,可護岸洪;植于沙丘,能防風固沙;栽于房前屋后,以美化環境。柳樹十年左右便可成大材,木材供建筑、農具及家具等用。杞柳還可用編織筐藍子,經濟又實用。柳樹全身是寶,樹枝、樹皮、根皮、柳葉、柳枝、柳絮都是一味良藥。每見此情此景,我就感觸很深,做人也應該如此!
 

作者:張有常 收藏打印
上一篇:新韻春天 下一篇:最后一頁
?
69久久久久99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