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輸血所黨委高度重視,全所職工視疫情為命令,以“戰時”狀態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,他們無懼危險、義無反顧、主動請纓、迎難而上,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光,犧牲所有節假日,向著一線前進。面對疫情,他們以“國有戰,召必回,戰必勝”的信念挺身而出、沖鋒在前,與病毒抗爭、為生命接力,充分展現了輸血所人的責任和擔當。致敬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“最美逆行者”,致敬了不起的他們!

臨床輸血研究平臺劉忠:全面負責恢復期血漿治療科技攻關項目

“新冠肆虐,疫情當頭,從醫入道,義不旋踵。”——劉忠

臨床輸血研究平臺李玲:負責新冠肺炎康復獻血漿者招募、血漿有效成分研究和受血漿病人適應指征研究工作。

“疫情爆發,能用自己所學,將傳統抗疫情的輸血療法發揚光大,將現代科技賦予傳統恢復期血漿治療,是我們輸血所人的責任和使命。作為一名黨員,我沒有想過害怕,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,把握好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每一個關口,確保獻漿者、患者安全和血漿質量安全、有效,以達到最好的救治。”——李玲

輸血傳播疾病研究平臺劉魚:每日在三級防護實驗室工作十余小時,負責康復期血漿治療患者的輸血前后檢測,為康復期血漿輸注提供重要依據,通過精準檢測手段科學保障康復期血漿治療效果。

“面對疫情,個人力量如塵埃;祖國號令,團結一心勝可待;痛定思痛,迅捷穩健去未然,待我歸來,春光明媚花常在!”——劉魚

輸血醫學工程研究平臺張學?。贺撠熫囕v使用、上下班接送、物資配送等后勤保障工作,往返各大醫院采集數據等。

“一晃來武漢已經20多天了,工作也加速進入正軌。來回奔波于白沙洲、鸚鵡洲、二橋和二七長江大橋……清晨街道上的環衛工人、公交車上的醫護人員、出租車上志愿服務的司機、單車上的外賣小哥、路上執勤的交警、社區門口維護小區安全的基層工作人員,詮釋著生命中總有人為你我負重前行,感謝遠方牽掛我們的人!”——張學俊

科技處鄧鍔:穿梭于武漢的大街小巷,確保新冠康復期獻漿者的愛心及時送達;奔走在新冠受漿者所在各大醫院,保障恢復期血漿治療效果準確抵達。

“愿疫情早日結束,愿武漢的大街小巷早日充滿熙攘,愿所有醫療隊成員平安健康回歸家鄉,愿祖國強盛歲月安康。此生無悔入華夏,來生愿在種花家!”——鄧鍔

臨床輸血研究平臺徐海霞:負責獻血漿者和病人標本中的新冠病毒相關抗體和效價檢測,為精準救治提供實驗室數據。


“疫情爆發,能用自己所學,將傳統抗疫情的輸血療法發揚光大,將現代科技賦予傳統恢復期血漿治療,是我們輸血所人的責任和使命。作為一名黨員,我沒有想過害怕,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,把握好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每一個關口,確保獻漿者、患者安全和血漿質量安全、有效,以達到最好的救治。”——李玲

輸血傳播疾病研究平臺劉魚:每日在三級防護實驗室工作十余小時,負責康復期血漿治療患者的輸血前后檢測,為康復期血漿輸注提供重要依據,通過精準檢測手段科學保障康復期血漿治療效果。

“面對疫情,個人力量如塵埃;祖國號令,團結一心勝可待;痛定思痛,迅捷穩健去未然,待我歸來,春光明媚花常在!”——劉魚

輸血醫學工程研究平臺張學?。贺撠熫囕v使用、上下班接送、物資配送等后勤保障工作,往返各大醫院采集數據等。

“一晃來武漢已經20多天了,工作也加速進入正軌。來回奔波于白沙洲、鸚鵡洲、二橋和二七長江大橋……清晨街道上的環衛工人、公交車上的醫護人員、出租車上志愿服務的司機、單車上的外賣小哥、路上執勤的交警、社區門口維護小區安全的基層工作人員,詮釋著生命中總有人為你我負重前行,感謝遠方牽掛我們的人!”——張學俊

科技處鄧鍔:穿梭于武漢的大街小巷,確保新冠康復期獻漿者的愛心及時送達;奔走在新冠受漿者所在各大醫院,保障恢復期血漿治療效果準確抵達。

“愿疫情早日結束,愿武漢的大街小巷早日充滿熙攘,愿所有醫療隊成員平安健康回歸家鄉,愿祖國強盛歲月安康。此生無悔入華夏,來生愿在種花家!”——鄧鍔

臨床輸血研究平臺徐海霞:負責獻血漿者和病人標本中的新冠病毒相關抗體和效價檢測,為精準救治提供實驗室數據。

“作為一名檢驗人員,能夠在疫情爆發時,奔赴一線,是一種使命和榮譽。雖然不在臨床一線,但每次聽到病人在輸注我們發放的血漿后,核酸檢測轉陰,都是對我工作的肯定,讓我備受鼓舞。”——徐海霞


(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黨委綜合辦公室 2020年3月16日供稿 )